第193节(1 / 2)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2331 字 2个月前

十三这才退了出去。

十爷等了半上午,吃了半盘子点心,但这也不当饭吃啊。

十三就拉了十爷往外走,十爷就笑道:“还当你是多牛的人呢,还不是跟哥哥我一样,没吃饭就被打发出来了。”

被调侃了,十三也不介意,拉着十爷就走,“你不常往宫里来,如今的规矩可都改了。你跟我瞧瞧,就知道了。”

跟着十三,十爷就被拉到了偏殿里。

顿时就惊住了。这里坐着几位大人,正都端着盘子吃饭呢。

“这都是万岁爷下午要见的人,或是上午没说完,下午还要继续的人,都在这里吃饭休息。看见了吗?四菜一汤。里间还摆了歇息用的榻。有些老大人,也能舒展舒展。”十三简单的介绍了,又抬手压下要起身的人。

另一端的桌子上,摆着一大排的菜,十爷的太监小狗子跟着十三的太监去给自己爷打饭。

“这可比以前干吃饽饽,包子好了太多了。”十爷还觉得有些新奇。

不一时,苏培盛也来拿饭。众人都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十三就道:“万岁爷也用这里的饭。”当然了,面上是这样的,带回去就是苏培盛这奴才吃了。他就见了好几次,苏培盛前脚打饭,后脚皇后的食盒就送来了。皇上肯定是要给皇后面子的,所以,打的饭都进了苏培盛的肚子。这事却不能对外说。万岁爷没避讳自己,那是信得过自己,口上还是要带把门的。当然了,万岁爷也不全是做戏。皇后拿过来的饭菜也是四菜一汤,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后者是皇后亲手做的。

十爷已经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皇上宽厚,仁爱简朴的名声就将传出去。

在宫里长大,但十爷今儿却以全新的角度去看了一次皇宫。回来就给九爷吐槽:“我都觉得,老四都不像是老四了。”

九爷就拍他,“想死回家死去,真以为如今看着性子软和了就真的软和了?什么老四老四的?改改,可别叫顺嘴了才好。”

十爷赶紧闭嘴。

但每天还是坚持去宫里。又过了两天,皇上下旨,十爷为九门提督的时候,不光十爷惊住了。就是其他人都惊住了。

可只有十三知道,在下旨让老十出任九门提督之前,皇上还有了一个极为低调的认命,乌雅佛标,太后的侄儿,万岁爷血缘上的亲表弟,出任了京师步军都统一职。这用意十分的明显,就是防着老十的。

林雨桐听着四爷道:“老十若能实心任事,这就是一个机会。他做个好,朕用他。他做的不好……”

话没说完,但林雨桐知道四爷的意思,只怕要永远被雪藏了。

“弘昭也该找几个哈哈珠子了。”四爷问道。

这话题转的林雨桐有些没明白,但还是道:“是啊,爷看着安排。”

他既然说了,这心里肯定是有人选的。

“乌雅家的孩子,选一个出来跟着弘昭。”四爷淡淡的道。

太后的娘家人?林雨桐应了一声。

第二天,还真就在宫里看到了被四爷选出来的孩子,不得不说四爷办事迅速。

“叫什么啊?”林雨桐招手,将孩子叫到身边。

“他叫兆惠,额娘。”弘昭说着,就拉着小伙伴跑了。

兆惠?乾隆朝那个兆惠?

她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四爷的意思。九门提督交给了原是八爷党的老十,又用了只能依附他的乌雅家的佛标来防着老十。可对佛标,他将人家孩子接来了,给自家的儿子做了哈哈珠子。这是恩典,想叫他好好卖命。但这也是人质,捏在手里,他就有所顾忌。

林雨桐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好,毕竟人心易变。隆科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四爷用了乌雅家的人,太后很高兴。跟林雨桐说话,声音里都透着愉悦。

林雨桐陪着太后说了半晌的话,刚回到宫里,弘昀就来了。

他的神色有些严肃,“皇额娘……”

竟是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林雨桐拉着孩子坐下,问道。

弘昀沉吟半晌,才道:“儿子这几天出宫,都能碰见十二叔。儿子……有些拿不住十二叔的意思。”

十二阿哥,胤祹。这个据说在康熙末年崭露头角,雍正朝却备受打压,在乾隆朝却极为受重用,甚至总理过政务,被乾隆信任加倚重的履亲王?

林雨桐想起,史书上记载,这位康熙朝的十二阿哥,在雍正朝办过一件叫人印象深刻的事,他错将当时还是宝亲王的生母写成了钱氏,而不是钮钴禄氏。

第222章 清穿故事(131)三更

提起十二阿哥,仿佛只剩下一个脸谱,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子?林雨桐竟然找不出一点头绪。

一个人低调的叫人忘记他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如今要了解这位十二爷,林雨桐发现,唯一能给予她参考的,竟然是以前知道的历史。

反着推演,胤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性很复杂,想要将一个人研究透彻,那基本不可能。但是对一个人心性的了解,应该还是有帮助的。

就拿他在礼部任职,却错将钮钴禄氏写成钱氏的事来说。林雨桐觉得十分的荒谬。

这不是写别的东西,而是写后宫的妃嫔姓氏啊。四爷的后宫,上的了牌面的,也就那么三瓜两枣。何况钮钴禄氏还是弘历的亲生母亲。这怎么会错了呢?

会是失误吗?别逗了,一个汉姓,一个满姓,换个人误写一个大家看看。

要真是写了错别字,那可能真是无心之失。可这么明显的错误,怎么可能是无心的。

咱们再退一步想,假设这真是脑子一时糊涂,写错了,那之后,就真的一点都没意识到错了,将这个错误赶紧改回来。反而是任由这份记载归档,等到礼部的官员发现了以后弹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