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问题都来了(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934 字 20天前

唐浩然虽然考上了秀才,但他本人也是读死书的深受其害者。现在作为知府的最高父母官,负有教化百姓的责任,所以一瞬间就发现了阿拉伯数字的巨大发展前景。

“公子,根据你的指令,我正在各县筹办官学,急需工学方面的教授人才。能不能从这些人里面抽调一批出来,把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教授下去?”

李宪有些犹豫:“她们刚刚入门,目前才认识一百以内的数字,只能把九九歌诀背诵清楚,从而完成加法和乘法计算。个十百千万的区位,以及后面的东西我还没讲呢。而且我要把勾股弦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她们,这样才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唐浩然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采用轮训的方式传授,因为普通农家弟子能够计算加减,对于日常生计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不会被奸商欺诈。第一批人先下去传授基础,她们回来继续跟着公子学习的时候,再派第二批人下去就能够衔接起来。再说了,古人云:教学相长。在教授别人的时候,能够促使她们融会贯通。此乃一举两得之法,何乐而不为之?”

旁边的梁艳有些吃惊:“我这里都是女娃子,从来都被别人瞧不起,难道也能够给别人当先生吗?”

唐浩然开始摇头晃脑:“非也!子曰:有教无类,达者为师。圣人都没有分过男女,全是后人曲解圣人教诲,误人子弟。”

李宪突然想到后世的扫盲培训班,顿时微微一笑:“既然要开天辟地,那就把事情做到底。我看你的知府衙门应该增加一个部门,就叫做支教司,对百姓培训全部免费。任命梁艳担任司长,彻底改变我们辖区内的男女平等问题。”

“我的观点是,支教司优先培训的对象,就是百姓家里的女孩子。因为她们不能承担家里的重体力活计,就让她们在心智方面发展一步,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尽可能发挥作用,这样就能够让男女平等的政策落到实处,你看如何?”

唐浩然还没有发话,萧姵已经高声说道:“好主意!教书先生是最受人尊重的,直接让女人当先生,就可以彻底改变百姓对女人的看法。如果发现可造之材,就推荐到公子这里接受更高深的教育,成为我们李家军的栋梁之才。”

萧芸娘冲着牟长霞、薛沁儿、姜四娘等人小手一摆:“我们都同意!我们萧家女子在大辽国的时候虽然有些地位,但还上升不到给别人当先生的程度。现在只有六个县,人口不多,更容易执行下去,为今后奠定基础,我们全力支持公子此举。”

唐浩然最兴奋:“反正都是公子提供俸禄,我这里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帮手越多越好。有了一大批精通算经的人在身边,我今后征收关税、田赋、军需就方便多了,只需要派出车马队配合即可。哈哈——”

经过一晚上的协商,李宪留下了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百二十人,其他的全部跟着梁艳进入支教司编制,每个县分配五十人组成支教局,任命一个局长。

女兵连、内卫营的女兵已经提前完成了弓马、刀枪的训练,所以支教局还有另外一个任务:传授乡村少女弓马骑射功夫,作为全民皆兵的一个重要步骤。

正因为如此,支教局的女兵可以带走自己全部装备:一匹战马、一把绣春刀、一杆花枪、一张弓。

与此同时,萧姵的女兵连撤销,单独配备一个警卫排,多余的人进入内卫营。并且正式作出规定:李家军的女兵必须接受文化教育,能够背诵九九法诀,可以完成基础计算。

因为一个很单纯的想法,而且李宪是赌气和兵器总监陈老幺说出九天玄女,结果所有人都信以为真,就连蜂窝煤和小煤炉都带上了神秘色彩,李宪头顶上的光环更加诡异莫测,身边的人开始产生一种莫名的畏惧心理。

李宪没有时间想这么多,他把一百二十个小姑娘分成两个班,四则运算成为主修课程。而且每天上午讲课,然后留下一大堆作业,李宪下午就忙自己的。

原来,李宪觉得游标卡尺应该比厘米尺更难弄。没想到有了标准量具之后,弄一把游标卡尺并不难。

而且一直在李宪身边的铜匠郝大根、锡匠霍高明,现在对制作量具入迷了,只要李宪有什么新想法,他俩就开始挖空心思去弄,节省了许多时间。

现在,李宪忙碌的东西,就是祁三郎护旗连弄回来的两根榆树,直径七十厘米,笔直的树干六米多,不过现在已经被锯成了四节。

李宪要做的事情,就是“雕刻”一枚变形炮弹,作为铸造炮身的模具样板。

是样板,并不是模具,也没有木头做模具的。

制作步枪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所以李宪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铸造铜炮上,一定要弄出自己的杀手锏才会罢休。

现在,模具样板已经做好交给铜铁总监姜琦,让他去琢磨翻砂制作模具,然后浇铸一根炮身出来看看效果。

李宪另外制作了一个模型,也就是标准的炮弹模型,锥形弹头底径一百毫米,长度一百五十毫米;弹壳长度八十毫米,底径一百二十毫米,连接部分长度二十毫米。

因为没有发射药,所以李宪设计的炮弹底部没有撞击装置,但是留下了一个五毫米直径的小孔,这是准备插入导火索的预留孔,和炮身弹仓的预留槽吻合。

“你们看清没有,下面的弹壳部分用黄铜敲出来,就和你们制作的铜壶一样的厚度,三毫米,上面的弹头采用铅铸。郝大根负责制作弹壳,霍高明负责把弹头镶在弹壳上。给你们十天时间,到时候交给我检查。”

郝大根和霍高明两个人分头去忙,李宪的注意力又转到了其他方面。

铸造铜炮身需要经过数百上千次的试验,不是短时间能够出成果的,李宪绝对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