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6、大战没发生(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868 字 20天前

李宪前身是战略侦察兵,并非鲁莽之辈。

明教弟子一个照面折损三十多人,原因还没有查明,又接到自己被前后夹击的消息,刚好印证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老古话。

两个打击接踵而至,李宪心中出现一瞬间的错愕,甚至心慌意乱是肯定的。

李宪心中的担心,并非完全是因为敌人增援上来,而是担心自己身边的人。

解放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敌强我弱的环境。虽然在近百年的历史当中打败了所有敌人,但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当敌强我弱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一个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从来不会因为敌强我弱而产生动摇,反而会被激发出强大的自信。

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中,要想直面敌人并战而胜之,人数多寡并非主要因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四个字。

忠贞、顽强这四个字,才是解放军无敌于天下的秘密法宝,也是敌对势力闻风丧胆,却永远无法做到的。

特种营全部都是契丹人,而且这批契丹人此前还向金兵投降,变成了女真鞑子的马前卒——契丹效死营。

李宪把特种营作为自己的拳头部队来培养,而且让自己的干儿子李天成当营长,并不代表李宪就已经充分信任这批契丹人,尤其是在面临绝境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连续两个坏消息传来,李宪就开始担心这批契丹人产生摇摆,甚至又产生了投降的念头。

任何运动都会产生惯性,人类思想是一种无形的运动,自然也有自己的惯性。

当投降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方式,关键时刻就会体现出来,这是谁也挡不住的。

今晚的情形极为险恶,至少在一般人看来是这样,所以李宪真的非常担心。担心契丹人没有决死之心,进而想到投降。

投降是一种传染病,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而且传播速度极快,破坏力极强,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这个紧要关头,李宪找到特种营副营长韩杰,故意压低声音说得大义凛然,其实都是一种上位者的策略。

现在是晚上,而且是偷袭雁门关,当然不会大鸣大放,而是出于一种寂静状态下。李宪压低声音也无济于事,其实战士们都能够听见。不然的话,方杰等人也不会主动请战。

一支部队成为核心力量,不经历几次决死之战,绝对是不可能的。今天的机会难得,所以李宪才会大力表现一番,主要是居于如下考虑:

首先,雁门关虽然极为重要却并不大,北面就是郭小乙的警卫营,有一千多人。韩杰带出来三个连,再加上明教弟子一百多人,同样接近一千人。从兵力上来说,并非处于绝对劣势。

其次,韩常从雁门县城增援上来,十五里的山路够他跑很久。虽然对李宪等人形成了前后夹击,但是雁门关已经处于南北夹击之中。敌我双方都有一部分被夹击,部队作风是否顽强,就成为决定因素。

再次,李宪一贯强调攻守平衡,所以他的三支核心部队,第四连都是驮马式弩床连,具有短时间内的强大防御作战能力,韩常的援军根本攻不上来。

最后一点,雁门关建在山上,南北双方派出援军都需要仰攻,地利就已经失去了,李宪绝不相信韩常的两千人能够突破弩床居高临下的防线。

一瞬间想通了所有利害关系,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所以李宪才有心情观看韩杰测试方杰的力量。

罗贯中能够不惜笔墨,重点描写方杰大战两个虚构的大将关胜、花荣,最后是关胜、花荣、李应、朱仝四个人围攻,而且花荣的冷箭防不胜防,方杰才被迫退走,说明历史上的方杰必定有过人之处。

韩杰用五成力量一棍砸下,咔嚓一声反弹起来,反观方杰却纹丝不动,李宪心中就明白自己手下的第一猛将祁三郎终于有了对手。

韩杰的纯力量比李天成都还弱一些,拿出一半的力量自然不够看,所以第一招就丢人现眼,心里再也不敢小瞧矮个子方杰,第二棍就已经使出全力。

咔嚓——柔——腾腾腾,韩杰被铜棍的反弹之力带得连退三个大步,然后盯着方杰直喘粗气。

契丹人都很直率,不做敌人的时候其实很可爱。韩杰深吸了两口气,直接甘拜下风:“不行,我打不赢你,还是你保护公子算了。”

没想到方杰一摇铜棍笑道:“韩大哥力气不小,应该和我二哥司行方不相上下,等有机会的时候你们可以较量一番。”

司行方三个字一出,别人没有丝毫感觉,但是李宪顿时浑身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