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4、李宪讲故事(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942 字 20天前

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在逃往夹山的路途中,贤淑的皇后萧夺里懒病故,并没有留下后代,但她还有两个兄弟:萧奉先、萧保先。

耶律延禧虽然荒淫无耻,但是对皇后萧夺里懒感情很深。皇后突然染病身亡,让耶律延禧非常痛心,所以对萧奉先、萧保先这两个小舅子另眼相看,祸根就此埋下。

皇后萧夺里懒死了,耶律延禧身边还剩文妃萧瑟瑟、元妃萧贵哥。

文妃萧瑟瑟,生下了耶律延禧的长子耶律敖卢斡,被封为晋王,女儿就是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

元妃萧贵哥,是皇后萧夺里懒的堂妹,也就是萧奉先的妹妹,生下一个儿子耶律定,被封为秦王。

文妃萧瑟瑟还有两姐妹,大姐萧妙妙嫁给耶律挞葛里,三妹萧盈盈嫁给耶律余睹。耶律挞葛里、耶律余睹这两个人都有两把刷子,分别担任左军都统和右军都统。

按照辈分算,耶律延禧、耶律挞葛里、耶律余睹本来是堂兄弟,可是从老婆身上来算又是三连襟。这是大辽国的家法,整个朝廷只有耶律家和萧家,关系自然乱七八糟。

保大元年(1121),右军都统耶律余睹正率兵与女真鞑子在前线打仗,也是上京保卫战的紧要关头。

文妃萧瑟瑟的大姐萧妙妙,去军中看望随军的三妹萧盈盈。丈夫在外面作战生死不明,姐妹之间互相看望,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放在朝廷中就麻烦了。

萧奉先诬告驸马都尉萧昱与耶律挞葛里、耶律余睹勾结谋反,拟立晋王为帝,以大辽国主耶律延禧为太上皇,文妃也预知此事,而姐姐是去军中通风报信的。

一心做死的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居然偏听偏信,毫不犹豫就杀了驸马都尉萧昱、左军都统耶律挞葛里、文妃萧瑟瑟的姐姐萧妙妙和妹妹萧盈盈,文妃萧瑟瑟也被赐死,惟有儿子耶律敖卢斡这个晋王幸免一死。

远在前线的耶律余睹,听到自己的妻子、大姨子和小姨子全都被杀了,在怨愤绝望中率心腹投降了大金国。

接到前线急报,大辽国主耶律延禧才发现出了大问题,急派奚王府萧遐买等将领率兵追击。

诸将追至半途商议说:“余睹乃宗室豪杰,主上偏信萧奉先。倘若抓了他,改日我们都会成为余睹的。”于是就放其逃生,以“追袭不及”复命,耶律余睹侥幸逃过一劫。

由于耶律余睹熟知大辽国内情,他的临阵倒戈属于灾难性的,使完颜阿骨打灭辽得到了最佳向导,女真鞑子更是势如破竹。

天辅六年(1122年)正月,女真鞑子以耶律余睹为先锋,攻陷了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

刚从中京逃到南京(今北京)的大辽国主耶律延禧接到战报,惊魂未定,就逃到鸳鸯泊(在今河北张北西北),企图躲避金朝的兵锋。

不料,耶律余睹摸透了大辽国主耶律延禧的脾气和用兵意向,与完颜娄室率领女真鞑子尾追而来。

萧奉先还是一味的窝里斗,居然出了一个馊主意:“余睹引女真鞑子前来,是为了拥立他的外甥晋王。为江山社稷,应不惜一子,宣布晋王罪行,将其诛杀,断绝余睹之望,他便会自行退兵。”

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居然信以为真,上演了所谓“为国杀子”的闹剧,把宫廷无亲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晋王耶律敖卢斡,七八岁的时候就精通骑射,而且酷爱读书,性情和母亲萧瑟瑟一样柔和,深得臣民拥戴。

听到晋王耶律敖卢斡被赐死,诸军流涕,人心解体,谁也不愿为辽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卖命了。

而耶律余睹听说自己的外甥又被杀了,大怒之下不仅没有退兵,反而穷追大辽国主耶律延禧。

在白水泺一战基本全歼了耶律延禧的全部精锐,萧姵就是在这一仗被俘,幸好被李宪所救。

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先逃往西京,感到还不安全,再逃往夹山。这时他才痛感萧奉先误国:“现在杀你也于事无补。你们避敌苟安,必然祸及于我,不必随行了。”

萧奉先父子行不多远,就被手下人绑送女真鞑子,途中遭遇辽兵,其父子又被抢回,终于被大辽国主耶律延禧赐死。

但一切为时已晚,在这对君臣折腾下,大辽国气数已尽,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到处流窜,惶惶如丧家之犬。

时间不长,大辽国主耶律延禧又故态复萌,居然逼反了耶律大石,再次被反将一军。结果最后一个儿子和老婆,也就是元妃萧贵哥、秦王耶律定被女真鞑子俘虏。

李宪最后说道:“余里衍,你的母亲和哥哥都被杀了,大姨夫、大姨和小姨也被杀了,二姨夫耶律余睹投降女真鞑子。就你这样的爹爹,老子难道会去救他?”

耶律余里衍虽然是公主身份,但朝廷之中的很多事情她并不完全了解。李宪仿佛亲眼所见,把整个过程说得有条有理,耶律余里衍顿时就听傻了。

当然,李宪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讲故事,当然不是吃饱撑的,因为他还知道一件事情。

耶律大石并没有说自己叛逃出来,而是自称北院大王,接管大辽国乌古敌烈统军司,收编敌烈三部扩军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