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咸丰字典(1 / 2)

重铸清华 因顾惜朝 1981 字 20天前

今日一章,要是还有时间,再码一章,不过不确定哦。嘻嘻。

杏贞原本是只叫了伊嫔一人来帮忙,无奈这储秀宫如今是皇后的寝宫,六宫嫔妃人来人往,每日都要来朝见的,先是云嫔瞧见了两人私下咕噜着什么,便忍不住探头探脑,椿常在因是奴仆之女,新晋宫嫔,更是要讨皇后的欢心,便日日前来帮忙,合宫都知道了皇后娘娘要决心做一件大事,谁敢不奉承?连丽嫔、婉常在并贞妃每日得了空便均来凤光室帮忙。

最后咸丰皇帝自然是惊动了,这一日吩咐了杨庆喜悄没声地来储秀宫凤光室外头,只听得室内的婉常在说道:“伊嫔姐姐,这‘海’字可是‘三水’旁?”

“正是,海字是‘三水’旁,按照皇后娘娘定好的声母韵母,海字乃是‘喝’声,‘爱’韵,喝爱——海,第三声。”

“伊嫔妹妹果然是家室渊源,本宫还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呢。”这是丽妃的声音。

“丽妃姐姐取笑了,”伊嫔回答道,“还是皇后娘娘圣心独运,想出这样的好法子出来!”

“伊嫔妹妹谬赞了。”

皇帝听得一头雾水,直欲进去问了个究竟,杨庆喜窥见皇帝神色,便连忙开口喝道:“皇上驾到!”

咸丰皇帝走进了内室,满地的宫嫔跪下请安,就杏贞手里拿了本册子微微屈膝行礼,咸丰皇帝开口让大家起来,众女起了身子,杏贞让开了主位,笑着说道:“皇上这会子怎么来了。”

“朕听说皇后你们在办大事,一时兴起,过来瞧瞧你们办什么大事。”皇帝坐下,环视了一周,又瞧着杏贞说道。

六宫嫔妃均不说话,只拿眼瞧着皇后,杏贞奉了茶给皇帝,开口笑道:“原本是想办好了这件事再给皇上一个惊喜,如今皇上知道了,那臣妾就给您看看,横竖如今架子是搭起来了。”杏贞说完就拾起桌上的一本书,递给咸丰皇帝,“皇上,请看这是臣妾和各位姐妹一起编的字典。”

“字典?”皇帝放下了手里的茶,接过那本厚厚的册子,打开定睛一看,只见一列就写了几个大字:拼音检索表。后头第二列又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咸丰皇帝不认识那个符号,又见符号后头写了:阿,啊,矮,爱,哎,安,俺等一列文字,每个文字后有一个数字,如此二十多个字母之后,又有一个“部首检字表”,写着“一,丨,门”等部首,咸丰皇帝认得这是笔划,又听得杏贞之前说的“字典”,隐隐似乎知道了什么,放下手里的书,瞧着杏贞说道:“皇后,这就是你们编的字典?似乎有其中的规律在里头,”皇帝看到杏贞还在抿嘴微笑不语,有些愠怒了起来,“还不从实给朕说来。”

“是,皇上,”

编一本字典的想法滥觞于自己被册立为皇后之后,对着载淳肥嘟嘟的婴儿脸,心想怎么把自己的儿子教育好,以后才能执掌天下,于是便想到了日后几乎每个学生都是人手一本的《新华字典》。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所以杏贞就靠着后世的回忆来默写出了声母、韵母表,并成功地把伊嫔和宫里的小太监和宫女全部洗脑掉,成功地将拼音推广到了储秀宫里头,并由伊嫔在康熙字典中选出日常用的九千多字,然后发动了众人一一分类,将字一一按照拼音列好,再按照部首笔画数列好,但要编字典的话,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工作,还要将原先按五声二百零六韵分类的汉字,按照音序重新排列……非如此不足以体现拼音注音法的优势。完成这一步后,还得制一份部首检字表出来,这样才能组合出一本可堪使用的字典。做之前,杏贞便知道此事繁钜,但当他开始动手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大大低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要把九千多个汉字,用音序重排,再以部首笔画标序,所需倾注心血与时间,实在难以估量。所以这才发动了六宫的众人一起来编字典,最近几日才把框架堪堪完成。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这是件极好的事儿,但是,皇后你为何要搞出这什么声韵母,这个似乎也无大用。”

“皇上别小瞧了这声母韵母,若是此物流传开来,可是任何私塾的师傅都比不上这个。”杏贞瞧着皇上一脸不信,便招呼了小安子到跟前,对着小安子说道:“本宫教给你的声母韵母表可都会了?”

“都学会了。”